如今的三轮车行业,充斥着各种“抢、送、赠、节、团购、盛大……”之类的低价促销活动。特别是随着销售旺季的来临,各品牌之间的价格战更是如火如荼。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,产品的性价比很重要,但是品牌之间无底线的价格战最终不仅扰乱了市场,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。
价格战背后:累死厂家
三轮车行业的利润控制在20%左右属于正常范围,可实际上有的企业为了有生意做,利润5%的订单也接,甚至更低。接到订单,企业上下自然高兴,工人热火朝天日夜不停地赶着工期,安排发货。
在这看似繁荣的背后,企业的日子真的好过吗?到年底一算账,除去工人工资,房租费、水电费、广告推广费等各种费用,辛辛苦苦干一年,到头来就剩下三瓜两枣。又比如,你降一两百元,我降两三百元;你压半个月,我压一个月。垫着几百万货款,赚着卖白菜的钱,致使部分中小规模三轮车企业顶不住低价竞争压力,慢慢从市场中消失。此外部分三轮车企业在低价竞争的时候,为了保本很多时候会压缩产品质量,继而破坏品牌形象。
成本下降背后:坑经销商
经销商短期来看成本下降,产品也好卖了,但其中深藏着隐忧。经销商经营实体店最注重品质、信誉以及售后服务。导购、服务、售后等这些做好了,可以为经销商加分。但是,如果三轮车经销商卖劣质产品,信誉没了,再好的售后也不管用。卖一辆车,流失N个客户,经销商生意之路很快会走向终结。
高质量原材料无人问津:坑供应商
至此,整个行业链条都被价格战影响,利益受损,甚至走向灭亡。这该死的价格战!“抢别人的单,断自己的路!”以低价接单的企业只看重眼前利益,看似迫不得已的个体选择却在危害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。这样的经营模式持续不了多久,而且在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,企业也丧失了从产品开发、工艺创新等方面提升的能力,其发展道路只能越走越窄,到头来会发现这是条死胡同。要打价格战,就要从成本上下功夫。三轮车供应商提供的高质量零配件再也无人问津,反倒是低质低价的零配件备受欢迎。只要价格战持续,供应商就只能提供越来越低价、越来越劣质的原材料。连质量都无法保证,更不用说技术升级。长此以往,上游供应链也被扰乱得难以为继。
其实,最近几年人人都在喊“消费升级”,这表明消费者正在买越来越贵的东西。真实的情况也是这样。金九银十已经进入了尾声,据了解,今年三轮车产品的价格战对消费者的吸引度正在逐渐减少,消费者开始追求高端产品,对智能化的产品非常感兴趣。
传统观念认为,三轮车行业是一个低关注、低频次的行业,唯有把性价比做出来才是王道。于是,我们看到几乎每一个三轮车企业都在宣传自己的价格有多么便宜。但是,对整个三轮车行业来说,企业把精力放在性价比上无可厚非。但性价比绝不等于低价格,把劲儿使在性能上,提高设计、提升质量才是正途。否则,国人争相去日本买马桶盖的现象还会上演。而我们,只能在越来越低的价格中失去客户,累死自己。